智慧寺廟 | 大美風光普化寺
普化寺,位于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(zhèn)南一公里許的東山腳下。它背靠青山,面臨清水河,環(huán)境清幽怡人。普化寺,原稱帝釋宮。明崇禎年間(1628-1644),因這里建有一座玉皇閣,里面供著玉皇大帝,所以又有玉皇廟之稱。現(xiàn)存建筑是民國十四年(1925)在玉皇廟的廢墟上重建的。
建筑特點
普化寺的建筑特點,一是樓廊式格局,二是裝飾精細,門上券口、格下檻墻、墀頭角柱石和柱礎等多有漢白玉石雕,體現(xiàn)了民國年間的建筑風格。寺前立一堵高大的影壁,用石與磚砌成,是五臺山寺院中最長的影壁,中部影壁墻嵌有三塊圓面形石雕,下部是石建須彌座,束腰、上梟、下裊、上枋、下枋部分均雕有人物、藥卉、古器械等。影壁墻上嵌的圓面形石雕,正中一幅為“福祿壽三星共照”,三位神仙高齡未卜,和藹慈祥,帶有現(xiàn)實生活中長者的風度。兩邊是“文五別子”和“番溪求賢”,背面雕有觀音、善財和龍女,并有花草作陪襯。這些石雕十分出色,可與龍泉寺照壁相婢美,是五臺山磚石建筑中的杰作之一。
天王殿
從照壁后側的南門入院,看到的第一座是天王殿,殿門的門楣上懸著“普化寺”三個字。兩側掛著對聯(lián):“皈依三寶極樂地,遵守五戒未來天。”殿門兩側墻上除“法輪常轉”四個大字外,磚石雕刻舉目都是,仔細一看,有孫悟空大鬧芭蕉洞、盤絲洞、無底洞、琵琶洞故事,還有石雕牧童吹笛、羊倌放羊、牧人趕像、老人騎驢過橋等,可以稱得上是近代雕刻藝術佳作。這些磚石雕刻是民國年間南山寺普濟和尚的弟子募化修建的,所以石雕內(nèi)容與南山寺的一樣,染上了儒教、道教的色彩。
大雄寶殿
普化寺的主殿是矗立于天王殿后的大雄寶殿,殿內(nèi)主塑像為“華嚴三圣”,正面為釋迦牟尼佛,兩側是文殊和普賢,全部坐在蓮花上。這反映了五臺山從來就是華嚴道場這一特色。釋迦牟尼佛的背面,供著“西方三圣”:觀音菩薩、阿彌陀佛、大勢至菩薩。殿內(nèi)的塑像,包括護法金剛和善財、龍女,都具有生命感。這又說明該寺還是一座凈土道場。此外,殿后檐明間設有一道板門,左角供騎獅子的老年文殊,右角供騎朝天吼的大悲觀音,手抱小孩。這兩尊塑像的神態(tài)和衣飾均大方自然。尤其特別之處是:文殊菩薩塑造為老者的形像,這在佛像塑造中是極為罕見的,突破了原來的框框,頗為不凡。
三佛殿
大雄寶殿后面是三佛殿,佛壇的三座蓮花臺上結跏趺坐著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,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和東方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,釋迦佛前為釋葉、阿難,橫三世佛兩側為帝釋天和大梵天王,他們是佛教的護法天神。在這一段的四根柱子上還彩塑著四只人頭鳳尾的迦陵頻伽鳥,即妙音鳥。在山墻的平臺上還彩塑著胡僧梵相的十六羅漢,左右兩座假山上還有降龍、伏虎羅漢,在頂棚上還懸塑著一位似笑非笑、似哭非哭的濟公和尚。這些都是該寺彩塑的特色,具有相當?shù)乃囆g價值。
這座民國年間修建的寺廟以雕刻聞名,尤其是天王殿門兩側的石雕故事“孫悟空大鬧盤絲洞”及觀音、善財和龍女等,還有殿后的迎風和檻墻上,刻有二十四孝圖和降福、施壽、取仕、賜祿四位天宮,都很令人大開眼界,一飽眼福的。
責任編輯:baizhiying
1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輿情忻州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輿情忻州(本網(wǎng)另有聲明的除外);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已經(jīng)與本網(wǎng)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(xié)議的單位及個人,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,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,且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時應注明“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輿情忻州”。違反前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互聯(lián)網(wǎng)輿情忻州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(nèi)進行。
※ 網(wǎng)站聯(lián)系電話:18295883981 郵箱:hlwyqxz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