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愛點燃血液病患兒生的希望
【中國好醫(yī)生】
“小兒血液科是一個特殊的科室,面對著白血病患兒,我還想再出一份力。”內蒙古自治區(qū)人民醫(yī)院小兒血液科主任醫(yī)師劉建平說。5月24日上午,初見劉建平時,她正在小兒血液科病房了解患兒的身體情況。面對患兒家屬的一個又一個問題,劉建平都耐心地一一解答。
今年4月份,年滿60周歲已經退休的劉建平,放棄了悠閑自在的退休生活,接受了醫(yī)院的返聘。
談起小兒血液科成立的初衷,劉建平坦言:“由于白血病是惡性病,下了功夫也未必看得到效果,在那個年代,沒有多少醫(yī)生愿意從事這個學科。”而劉建平卻偏偏不信,1999年,她到北京兒童醫(yī)院血液病中心進修了一年多,2000年回來后正式從事兒童血液病專業(yè)。
“經過幾年的努力,我們讓一批患兒存活了下來,效果非常好。2005年時,我們開了一個康復聯誼會。一統(tǒng)計竟然有30多個孩子康復,這讓我的小團隊和醫(yī)院領導看到了希望。”2007年年底,內蒙古自治區(qū)人民醫(yī)院正式成立小兒血液科,填補了內蒙古沒有“小兒血液專業(yè)學科”的空白。
小兒血液科從成立初期的4名醫(yī)生5名護士,發(fā)展到現在的11名醫(yī)生18名護士,從14張床位到現在的40張床位。12年的時間,小兒血液科的發(fā)展壯大都凝聚了劉建平的心血。
王向文,現任內蒙古自治區(qū)人民醫(yī)院小兒血液科主任,是劉建平一手帶出來的徒弟。劉建平退休后,他從師父手中接過小兒血液科的接力棒。“劉老師對待患兒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,近20年來,劉老師耐心細致地指導每一位學生,培養(yǎng)的十幾個研究生都已成為業(yè)務骨干,分散在自治區(qū)各個醫(yī)院,帶動當地兒童血液腫瘤治療事業(yè)向前發(fā)展。”
0至18周歲,是小兒血液科接收的患兒年齡段。劉建平說,她收治的年齡最小的患兒只有3個月大。“在小兒血液科的病房,我們每天面對掙扎在生死邊緣的患兒,必須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專業(yè)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,才能堅持下來。”
護士李寧從2014年3月來到小兒血液科,已經在這里工作5年多了。“我剛到科室工作的第一天,一進辦公室就看到劉建平老師和護士長正拿著藥筐向科室醫(yī)護人員募捐,原來是為一個貧困家庭的患兒籌集醫(yī)藥費。我在很多科室實習過,這樣的場景卻是第一次看到。”李寧說,劉建平就像是一臺永動機,好像永遠都不會累,查房、出門診、看病歷、看化驗。同事們經常勸她多休息,可是她卻說哪有時間休息,病人還在等著她呢。
治愈了這么多患者,幾乎所有人都跟劉建平保持著聯系。他們之間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醫(yī)患關系,更像是朋友、親人。
劉建平回憶說,那是2002年,她坐火車去北京報一個課題。剛下火車,患兒婷婷(化名)的家長突然來電話說,孩子在化療的過程中出現急性腎衰竭。一掛斷電話,劉建平馬上就買火車票趕回呼和浩特,途中跟北京兒科專家進行電話會診。由于病情嚴重,劉建平趕到醫(yī)院時,所有人都不抱任何希望。但是她卻沒有放棄,經過對孩子一整天的極力搶救,孩子開始排尿,浮腫消失,腎功能恢復,孩子得救了。
如今,開朗的婷婷時常跟劉建平通話聊天。今年已經26周歲的婷婷,大學畢業(yè)后當了瑜伽教練,生活很幸福。
劉建平是白求恩獎章獲得者,她成功開展的“兒童惡性血液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”“異體骨髓移植”及“臍血移植術”等多項新技術,填補了內蒙古該項技術的空白。2017年9月,劉建平當選“中國好醫(yī)生、中國好護士”月度人物。多年來,她發(fā)起慈善救助并成立的“用愛點燃希望”關愛白血病兒童公益項目,在醫(yī)院牽頭下共籌集善款400余萬元,救助了60余名貧困白血病患兒。(記者 高平)
責任編輯:baizhiying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互聯網輿情忻州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(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);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,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,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,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“來源:互聯網輿情忻州”。違反前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互聯網輿情忻州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※ 網站聯系電話:18295883981 郵箱:hlwyqxz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