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營救14天 11名被困人員成功升井
在歷時14天的漫長救援后,山東棲霞笏山金礦事故現場傳來消息:當天新發(fā)現的1名被困人員和此前有聯絡的10名幸存被困人員悉數升井!
從救援陷入瓶頸期到被困人員升井,突破速度之快,超出所有人的預期,格外令人振奮。
21日,多位專家評估測算,主要救生通道回風井井筒距井口350米至446米處,有厚度近100米的嚴重堵塞,障礙物大約有1300立方米、70噸重。由于障礙物體量過大,井筒完全打通預計至少還需要15天。
但不到3天后,救援工作就迎來轉折點!
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總工程師肖文儒介紹,24日凌晨,救援人員清理掉井筒內的細碎障礙物后,發(fā)現下方有空洞,障礙物主要是大件物品,清理速度由此加快。
在作業(yè)過程中,救援人員在井下“四中段”新發(fā)現一名身體極度虛弱的被困人員,并于11時13分將他救回井上,送往醫(yī)院。
當天中午,記者從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了解到,救生通道終于被打通。針對此前已取得聯絡的“五中段”10名幸存被困人員的營救,隨即展開。
13時32分,第二批3名被困人員戴著黑色眼罩、身穿軍大衣,乘坐吊桶從回風井井筒平穩(wěn)升出地面,救援現場傳來熱烈的掌聲。率先從吊桶中出來的被困人員由救援人員托起、抬上擔架,送上早已在此等候的救護車。后續(xù)2人可以自主行走,由救援人員攙扶著走上救護車,被送往醫(yī)院。
3人、3人、2人、2人,隨著吊桶的一次次往返,被困人員陸續(xù)回到地面。最后一趟,一名獲救礦工朝著掌聲傳來的方向,雙手合十,表示感謝。
升井通道旁,來自中煤五建的救援隊員們穿著滿身油污的作業(yè)服,靜靜地看著被困人員陸續(xù)升井。一名救援隊員告訴記者,多日來他們持續(xù)在井筒內輪流清障,如今終于等到了希望的結果!
11名被困人員順利升井,但救援工作還沒結束。除此前已確定沒有生命跡象的1名被困人員外,目前還有10人處于失聯狀態(tài)。已發(fā)現的被困人員升井后,救援人員已開始繼續(xù)搜救。
救援時間線
位于棲霞市西城鎮(zhèn)正在建設的五彩龍金礦發(fā)生爆炸事故,沖擊波將井通梯子間損壞,罐籠無法正常運行。事故發(fā)生時,井下有22名工人被困。
1月12日中午
應急管理部工作組抵達山東棲霞金礦爆炸事故現場。
1月14日
救援指揮部共調集救援隊伍11支、救援人員393名、各類機械設備70余臺套參加事故救援;仫L井井筒障礙物已清理至距地面340米,4個鉆孔分別完成進尺382米、420米、397米和47米。
1月17日
13時56分,經過全體救援人員的共同努力,實現了3號鉆孔的貫通。通過敲擊鉆桿,聽到(井下)敲擊聲回應,最多的有9聲,可以說初步認為有生命跡象。
1月17日晚
3號救生孔貫通后,救援人員已向被困人員所在區(qū)域通過鋼絲繩投放給養(yǎng),并感覺到井下有人多次拽繩。
根據井下傳回的紙條,“五中段”現有11人,“六中段”有1人,另有10人情況不明。后續(xù)救援工作還在全力緊張推進中。
1月18日
通過貫通的3號鉆孔向井下架設了電話,并實現首次通話。
1月19日上午
19日9時,醫(yī)療專家決定投放營養(yǎng)液、小米粥、益生菌等食物。同時投放壓縮保溫毯,給井下礦工保溫。
通過已打通的3號鉆孔(直徑219毫米),山東笏山金礦井下被困人員又傳遞上來一張紙條,內容為“麻煩再送一部電話,做為備用。聯系不到你們我們就找不到黨了”。
1月20日晚
救援人員與井下“五中段”被困人員電話反復溝通后確認,一名傷勢危重的被困人員已經沒有生命跡象。
1月21日
井下被困人員的飲食已經從營養(yǎng)液逐步轉向能提供飽腹感的日常食物,每天熱量攝入從最初維持基本生命需求的500千卡,逐步提升到了2200千卡。此前投放的八寶粥、鵪鶉蛋等食品,被困人員食用后沒有明顯的不舒服,反映出他們的身體機能正在逐步恢復。
1月23日
截至當日12時,井下已聯系上的10名被困人員恢復正常飲食,并獲投放衣物。
1月24日上午
救援人員在“四中段”發(fā)現一名礦工,這名礦工身體極度虛弱,已于11時13分順利升井。
1月24日下午
15時18分許,在“五中段”發(fā)現的10名幸存被困工人全部升井。
據新華視點
相關
救援通道何以突然提前打通?何以新發(fā)現一名被困者?下一步計劃是什么?
——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總工程師肖文儒獨家詳解“地心營救”
歷經14天救援后,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現場傳來消息:當天新發(fā)現的1名被困人員和此前有聯絡的10名幸存被困人員悉數升井,比預期大大提前。
對于這次營救,救援通道何以突然提前打通?如何新發(fā)現一名被困者?下一步計劃是什么?在救援現場,記者采訪了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總工程師肖文儒。肖文儒作為應急管理部工作組成員,全程參與了此次救援。在此之前,他已經參加過700多起礦山事故救援,累計營救一千多名被困人員。
事故救援情況瞬息萬變
回風井是井下被困人員實現升井的最可行通道。應急救援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,爆炸事故發(fā)生后,井筒被嚴重堵塞,雖然改進了清障方法,但打通需要至少15天。
那么,發(fā)生了什么,讓這條生命救援通道得以突然提前打通?
肖文儒說,此前預計堵塞物厚度約為100米,主要依據是,在距離井口400多米處的“二中段”位置處有一個“井”字架,擔心堵塞物大量淤積在這個“井字架”之上。最近清障方法改進后,清障速度大大提升,幾天之內向下清理了18米至368米位置。在此位置發(fā)現,是附近幾根鋼管傾斜支撐著上面的堵塞物,而非預期中的“二中段”“井”字架,且在傾斜鋼管下方幾乎沒有堵塞。如此,清理難度就大大降低,救援人員很快完成了清理,打通了這條生命救援通道。實際上,事故救援情況瞬息萬變,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在“四中段”發(fā)現一名被困工人
24日上午,救援人員在距井口546米的“四中段”發(fā)現一名被困工人,其身體極度虛弱。11時13分許,這名被困人員成功升井。這是此前已經取得聯系的10名幸存被困工人之外,新發(fā)現的一名被困人員。他又是被如何發(fā)現的呢?
肖文儒說,在發(fā)現井筒堵塞實際情況后,我們要求救援人員一邊清理淤積物打通升井通路,一邊注意在沿途搜索失聯人員。在下至“四中段”時,就發(fā)現了這位被困工人。他被困這么久依然能活下來,與以下兩方面因素有關,一是“四中段”地面有積水可供飲用,二是雖然救援人員此前沒有聯絡上他,但貫通的多個鉆孔有助于為井下帶來新鮮空氣。
下一步搜救計劃是什么?
24日15時18分許,隨著最后一批2名被困人員升井,井下已發(fā)現的11名幸存人員全部升井。不過,這并不意味著救援結束。
肖文儒說,雖然11名已發(fā)現的幸存人員全部升井,但依然有被困人員處于失聯狀態(tài)。對此,礦山救護隊員已經下井展開搜救,在確保不發(fā)生次生災害的前提下在井下全力搜索。當前搜救面臨的困難是,一方面“六中段”已經有積水,井下救援人員需要蹚水作業(yè);另一方面,井下空氣并不是很好,救援人員需要穿戴相關自救設備執(zhí)行任務。
“只要有被困人員沒找到,我們就‘逢巷必入’;只要有一線希望,我們就盡百倍努力。”肖文儒說。
這次營救到底有多難?
對于這次救援,不少人評價是生命的奇跡、救援的奇跡。那么,這次救援到底有多難?
肖文儒說,這是國內難度最大的礦山救援案例之一,可謂“前有圍堵后有追兵”。一方面,被困人員處于井下約600米的位置,救援深度較為罕見,同時現場地質情況頗為復雜,鉆孔救援難度極高;另一方面,井下涌水也威脅著被困工人的生存環(huán)境。
他說,面對有限的救援窗口期,救援指揮部按照多種方案并行的思路開展救援,并且每一個方案都有備選方案,為救援上了“雙保險”甚至是“三保險”。例如,為了確保足夠的鉆機及時到達現場,在未確定調運前,就已安排車載鉆機在高速路口待命;為了確保生命維護監(jiān)測通道始終暢通,在打通三號鉆孔后立馬安排打通四號鉆孔;甚至,如果井下積水淹沒“五中段”后10位幸存人員如何轉移,對此也準備好了方案……
肖文儒說:“我們是做最壞的打算,爭取最好的結果。
責任編輯:陳鑫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互聯網輿情忻州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(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);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(xié)議的單位及個人,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,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,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“來源:互聯網輿情忻州”。違反前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互聯網輿情忻州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※ 網站聯系電話:18295883981 郵箱:hlwyqxz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