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拜五臺山,需要知道的佛教禮儀
佛教禮儀是為了區(qū)別世俗而冠名的,其內部名字叫威儀,是佛教律法中作持性規(guī)范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。
這種表現既持戒的妙德表現于外(戒相),又是我們對于規(guī)范禮節(jié)的認識和接受。佛教禮儀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主體存在,又可以作為襯托依付于佛教律法存在。
常用的禮儀:
佛教講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,這是說行住坐臥之間都要合乎威儀,如:行如風、坐如鐘、立如松、臥如弓。總之,在佛門里,吃飯、穿衣、走路、會客,乃至開會、訪友、探病都有一定的禮儀。
1、相見的禮儀
人是群居的動物,在家庭里有父母兄弟,學校里有老師同學,機關里有長官同事,街道上人和人摩肩擦踵。所以,每個人不管在工作上,或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會和很多人相見、來往。那么,我們與人相見時,應該具備什么儀禮,才不失禮貌。
2、說話的禮儀
人與人相處,說話實在是一大藝術。當你要向人表達意思時,除了文字、肢體動作外,說話也是一種傳達工具。但是說話不當、不得體,也容易在語言上傷害別人,造成人我相處的不和諧。因此,如何說話、說話的場合、分寸的拿捏,都是不容忽視的說話禮儀。
3、電話的禮儀
隨著社會轉型,人際往來頻繁,"電話"已成為現代人聯絡、溝通的重要管道。但是,有的人往往在接聽電話時,一聽到不喜、不悅、不順的語氣或事情時,就會摜電話,絲毫不考慮這一摜,把功德、人緣、善因、好感都摜掉了。
4、共處的禮儀
世間萬法皆由眾緣和合而成。人活著不可能單獨存在,必須仰賴社會大眾、親人眷屬的共同成就。所以每個人不論走到那里,總離不開人群,每天都會和很多人來往、接觸。我們應如何與人相處,如何對待別人,才能獲得人際關系的和諧呢?
不嫉不疑:有一首偈語說:"山也空來水也空,隨緣變現體無窮,青山綠水依舊在,為人疑嫉難兼容。"
我們和大眾相處,最怕的是彼此相互嫉妒、懷疑。疑心,會造成分裂;嫉妒、瞋恨心,也會形成人際的沖突。因此,人我之間如果能夠不嫉不疑,你喜歡我,我信任你,自然能彼此融洽。
5、待客的禮儀
一個優(yōu)秀的人,必具有大眾性、社會性,肯與人接觸,幫人解決問題、困難,并從尊重溝通中,與訪客建立友誼,令其有"賓至如歸"的感覺,這也就是待客之道。
責任編輯:baizhiying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互聯網輿情忻州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(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);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,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,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,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“來源:互聯網輿情忻州”。違反前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互聯網輿情忻州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※ 網站聯系電話:18295883981 郵箱:hlwyqxz@163.com